昨天晚上看到沈陽市政府出了一個決議,將創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作為今年的一個重點。我就這個題目談三點看法。
第一點,我們東北歷史上曾經四次成為中國經濟的龍頭老大。
簡要地回顧一下,第一次是一百多年前的全球修鐵路時代。俄羅斯當年要侵占中國東北,修建穿越西伯利亞的鐵路,在中國的大連找到出???。他利用中日甲午戰爭機會,幫助中國要回了被割讓給日本的東三省,跟清政府達成協議,修建T字形大鐵路,從滿洲里到海參崴一個橫的鐵路,從哈爾濱一直到大連一個縱的鐵路。這次鐵路的修建導致了中國三個現代大城市的出現,哈爾濱、長春、大連,加上原來的奉天(沈陽),這是封閉的東北被推進了現代化的過程,東北鐵路成為領先全國的經濟大動脈,帶動了一系列產業的發展,領先全國。
第二次,是張作霖時代,一個東北的軍閥,在經濟專家王永江的協助下大力發展東北經濟,與日本競爭。日本在日俄戰爭勝利之后拿下了東北鐵路,長春以南歸日本,北邊歸俄羅斯,后來俄羅斯又高價把北滿鐵路賣給了日本,從而形成日本全面控制的滿鐵。張作霖和王永江依靠現代金融和財政手段推動民族工業發展,又修了京奉鐵路和幾條打破滿鐵壟斷的地方鐵路。當時東三省的經濟非常發達,商業繁榮,物產豐富,產業布局全面領先全國,成為中國最為活躍的商業區。中國人分三路闖關東,為什么要闖關東,因為東北富有,經濟發達,創業機遇大啊。
第三次,日本侵略中國之后,為了實現長期占有,在中國炮制了一個滿蒙政權。它用大量的投資建設工廠礦山電力公路等,當時東北不僅鐵路,飛機,教育,制造業等領域都是領先中國的,而且1943—1945這三年經濟總量“偽滿洲國”是亞洲第一,而日本本土排第二。這個歷史很多人不知道,建議來看看我們的產業金融博物館。
第四次,共和國成立之后,一五時期的156個項目三分之一在東三省,因此成為共和國的長子,國企老大。此后三十年東北都是向全國各地提供支持,是龍頭老大。
東北曾經四次成為龍頭老大,很牛。但是,靠什么牛呢?靠鐵路、資源、制造業和計劃經濟。
從張作霖開始,就是典型的計劃經濟,然后偽滿洲國是三個五年計劃,也是計劃經濟,然后共和國又是計劃經濟。所以東北是靠鐵路、資源和計劃經濟導致了我們成為過去的龍頭。這就是歷史。
第二點,今天東北怎么了?
出了這么多問題,全國人民所有人都給東北開藥方,什么藥方都有,有談體制的、談文化、談東北人性格的。我覺得大多不靠譜。
我建議先不看東北,看三個地方,德國魯爾工業區,英國曼徹斯特,美國的底特律,這三個都是當年的世界最牛的地方,那今天怎么樣了?它們仍然是二三流城市,到現在仍然很困難。
你說東北地區是體制問題嗎?這三個西方國家的工業區是市場體制吧,為什么重組了幾十年還是二流區域。是文化問題嗎?那為什么當年東北可以領先全國?你又說東北人性格問題,現在深圳、廣東、沿海很多都是東北人才發揮重要作用吧。
我認為,一個地區經濟跟人一樣,是有生命周期的,我們東北就是進入了更年期,就這個簡單道理。(全場大笑)
更年期就是焦躁、不安、乏力、不滿,整天鬧情緒,東北就是這樣。人也是這樣,你非要更年期的人跟青春期的競爭,這怎么可能呢?當年東北貢獻給中國這么多,大家可以在博物館看看我們一張圖:沈陽支援全國建設。我們特意用的紅線標明,共和國的前三十年里,沈陽幫助了中國上百個城市的建設。我輸了三十年血了,現在年老體衰了,你指責我不行了,一大堆問題,這公平嗎?(鼓掌)
不要把更年期的人跟青春期的人擺在一塊,談什么制度和文化,這是開錯了藥方了。你要準確判斷東北處于什么樣位置之后,你才能開藥方,而不是亂出臺政策,相當于打雞血吃偉哥,不管用吧。(笑聲)
為什么東北進入更年期了?因為我們過去幾大法寶不管用了,鐵路在一百年前是世界的動力,現在不是了。資源由于貿易成本降低,特別是互聯網之后,貿易已經不是全球主要動力了。資源也不重要了,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就了解了,資源大國不等于是經濟大國。按照傳統經濟學來說,鐵路、資源、計劃經濟都失去了它的功能,因此我們處在一個新的轉型時期。
這個時候,不要堅信過去的傳統理論,要準確分析現實,我們還太浮躁,你判斷之后,才能出現新的藥方。
第三點,東北下一步應該怎么做?
沈陽政府要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,我覺得起點很好,至少我們學會了善待。
善待什么?首先要善待創業家、善待企業家,善待人才。我們過去太依賴政府、太依賴資源,我們對人才、對創業、對企業家不夠厚道,所以要學會善待,善待人這是第一條。
第二,要善待資本。因為資本要交易、要增值,你不讓它交易、不讓它增值,那這個資本一定不會來,它就死了。過去我們不關心建立交易市場,沈陽曾經有很熱鬧的五愛市場,但是現在慢慢就完了,因為總是在低級層面活動。你看當年的義烏小商品市場慢慢提升,到建材,家具到鋼材,到今天變成金融市場了,不斷升級換代。而東北幾乎沒有一個市場提升到金融這個層次。因為我們不善待交易、不習慣交易,習慣割據。你不交易就不能流動,價值就不能增值,好的資產就到了懶惰人手里,就是不應該管的人手里。所以要善待資本,善待交易,要創立交易市場。
我為什么做金融博物館?我覺得中國整個社會對金融敵視,這是大問題。兩千年來,士農工商,商的地位最低,商里頭搞金融是最壞的,都是巧取豪奪、貪婪無道,這就是搞金融的人在中國傳統文化里的道德地位。在這樣一種對金融仇視的環境下,陰謀論盛行。我做博物館是讓大家啟蒙,老百姓不懂金融,仇恨金融,這個國家不可能成為真正大國。
東北對金融重視嗎?遠遠不重視,我們看金融看重的只是錢,不了解金融的文化,金融恰恰是提升交易的、提升價值的。
第三,我們要重新定位東北,要學會在全球定位。當年東三省為什么起來?當年無論從俄羅斯、日本、張作霖,包括我們共和國的建設者,都關心東北是整個亞洲甚至全球的一個重要的橋頭堡,都在搶這個地位??墒墙裉?,東北僅僅是中國的東北了,所以我們要重新回歸全球地位。在今天,你不加入全球化,你就被全球化淘汰掉。東北沒有起來,因為長期被割據在全球化之外,改革開放都只是南方,國際化營商環境這是重新開放,面向全球,要定位在全球,要胸懷遠大。
總結下,東三省的經濟問題是一個正常的經濟周期,沒什么大驚小怪的,更沒有可譴責的,要學會處理更年期,更年期處理好我們會有更大的機會。同時,我們要學會善待金融、善待人才、善待企業家創業家、重新定位全球化,我覺得也許東北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從這做起。
中國并購公會今天在這里成立遼寧分會,就是希望把一大批創業家、企業家、金融家集聚在東北,集聚在沈陽市,集聚在和平區,我們希望從交易市場開始做,我們要做東北的并購交易市場。如果東三省有兩三千個搞并購的,這個市場就起來了。我們希望所有今天在座的各位很多行長、各地企業一起來做,共同推動東北的國際化營商環境,善待人才、善待創業、善待資本,我們共同推動東北的發展,讓我們東北實現第五次的復興,讓我們走出更年期。謝謝?。ㄈ珗鰺崃夜恼疲?/span>